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

音色变质

哇!怎么变得这么糟!
去年,听乐团演奏其音色让我感动,回想以前的点滴并感慨为何自己已不是团中之一呢?
今年…曲目响起的第一个音符令我惊讶,虽然批评后辈显得无礼,但只可以用两个字形容——刺耳。
最近刚看完一本关于真诚赞美的书籍,想借此到处找寻他人的闪亮点,但乐团接下来的演出却令我越来越失望。我试图找出其中可以赞赏的地方,但很遗憾。
开场时流畅度不佳,伴奏声量盖过主旋律、中场一唱一和部分不够明显、且还听到笛声拖拍子。整体的整齐度尚可,大小音不清楚,或者说乐队不知哪里该重音、顿音或长音,而且收尾部分非常杂乱。曲目‘小叮当’完全没有轻快愉悦的节奏,我静静坐着听得很有压力。
看乐团的排练我都会拖延了原定时间表,以前是因为曲子动听舍不得离座,现在是不甘愿而一直期待下一个小节的震撼。所幸指挥调教一番后才让开头‘出得了场面’而使得我甘心离去。
真想告诉主席内心想法,但自己也知道主席辛劳付出却得到如此负面的评价却让人挺难受的,所以忍着不说,当然也没人过问我这业余听众的意见。
这也不能全怪乐团,这次演出团员全是一班小学生及学艺未满一年的大学生(maybe) ,只见几个中学的老将撑场。而且吹管和拉旋的总人数相当于乐队的4/5,乐器分配及不平均。还少了Cello,Bass这个背景,的确黑产生喧闹的景象。从前看好的人才很多都跳槽到其他团体,剩下的中、小学生和大学的业余团队交往时日不多而缺乏默契。还有指导教练突然更换导致学员难以适应。
总觉得人才不断流失, 小学生们,你们得要争气些了,别丢乐团的脸。我真的希望你们可以奏出超凡的音乐,震撼观众,也给前辈们一个安慰。

2009年12月9日星期三

与大师论——佳节2




与大师一番讨论后说到布置问题。在这个吃包装的年代,视听觉的陈设足以吸引大部分人的注意。西方的成功在于他们很好地包装了自己的文化,而我们却把自己的东西弄得过于传统沉闷。也难怪喜新厌旧的年轻人不会珍惜。

如果要和这西方情人节相比的,我想是咱们的元宵、七夕与及中秋了。其实中秋是个很浪漫的节日,圆月泛光照大地、月饼与佳人互赠以表心意(就像情人节巧克力一样,但其造型口味请别过于商业化,如果可以自制月饼、内陷夹着祝福的纸条更佳),与亲友拿着灯笼游街(拒用Ben10 造型& 响着茉莉花电子音歌曲的机器灯笼,样式越简朴越好,或是些许华丽的古典灯笼,还有隐隐约约的烛光杰更好了)向拿着灯笼的陌生人祝福(谁知道你会不会碰上梦中人?)。还有元宵放孔明灯,那万灯升空的景象绝对迷人(先抛开安全问题不谈),到池塘边抛柑(与情人一起抛必定感情升温,但小心丢到别人的头)湖面反映孔明灯的亮光,那是多么有情调的景象啊!咱们的民族乐器也不容忽视,一两首动人心弦的曲子足以把人们的神经牵动,在这浪漫的节日华乐肯定可以展现它的优势。

或许我们的眼睛被西方审美观给蒙蔽了,但为了咱们的传统文化,节日的‘包装效果’有必要做出改善,在我个人认为,先把节日布置一番,吸引众人目光,再慢慢于节庆活动中赋予意义,那才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啊。好!年轻一辈的,大家一起加油吧!